中建网群 | 子站链接| 网络大学 | 协同办公
新闻中心
一局要闻
一局快讯
中建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专题专栏
企业刊物
媒体聚焦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北京建筑业报道二公司高速推进管廊革命

发布日期:2019-04-30 信息来源: 字号:[ ]


  本网讯 2019年第1期《北京建筑业》杂志报道中建一局二公司助推中国“管廊革命”进入高速推进时代,全文如下:

  2016年3月中建一局二公司从进藏天路的起点出发,承接国家首批管廊项目西宁城市综合管廊一期工程(二标段),开启了转型升级中的管廊战役。从青藏高原到塞上明珠银川,从革命老区南昌到现代化天津中新生态城,中建一局二公司在四大城市陆续承建7条管廊项目,成为管廊建设的先锋力量。

  在管廊建设的实践和应用中,中建一局二公司总结不同的风土特点和建设要求形成六项针对综合管廊施工过程的关键施工技术,经综合评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不同风土百变基坑为百年工程护航

  管廊建设施工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基坑工程的开挖和围护。中建一局二公司从水文地质条件、现场条件、适用范围、施工效率、施工难度、施工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7个管廊项目寻找适合其特点的基坑围护结构和施工方式。并由此形成“地下综合管廊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围护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成果。

  ■拉森钢板桩支护体系挑战老城区狭小施工空间

  在42米宽的城市老街下修宽9米、高4米、埋深3米的管廊,还要不断路,不影响双向道路正常通行,这就是南昌青山北路综合管廊项目部必须要攻克的第一的挑战。

  南昌青山北路综合管廊项目是南昌市第一条位于城市主干道下的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约1.8公里。管廊建成后将全面解决革命老区架空线网密集、市政道路反复开挖、地下新老管线布排混杂等城市顽疾,让老区建设焕发新的活力。

  捉襟见肘的施工现场,使常规的放坡开挖在这里根本行不通。最终项目在1.8公里长的地下管廊施工区域打入9000根单根重1吨、12米长的拉森钢板桩进行竖向基坑支护,在基坑两侧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后进行土方开挖,下挖至地下-1米和-4米时用10米长、单根1.7吨重的圆形钢管进行上、下两层横向支撑,确保了整个施工的安全性,最大限度缩小了施工范围。万吨钢材组成1.8公里的长龙,成为建设“百年管廊”至关重要的环节。

  ■拉围堰施工法取道湖底筑起千米钢铁般围堰

  银川阅海湖隧道管廊工程是我国首条穿越湖底的隧道与管廊合建项目,隧道全长1830米。按照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中间为行车道,两侧上部为管廊仓,下部为人行道。

  银川阅海湖隧道采用围堰施工法,“第一在湖里先填土圈出一圈,打入拉森钢板桩并进行加固,把中间的湖水抽干后挖出一条明渠;第二在明渠上修管廊;第三,重新填入原土、引水恢复阅海湖原貌。” 项目经理井玉阳将工程划分为三个步骤。

  约7000根6米长的拉森钢板桩连成千米钢墙,用震动沉桩机打入湖底不透水层2米,形成一道坚固的壁垒,围堰圈出的长龙就是银川湖底隧道管廊的施工现场。“我们用后期可以直接拆除的钢板桩代替了常规的混凝土桩基进行筑土围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湖内生态平衡的破坏。”井玉阳说。

  项目部将整个围堰分为四段,采用平行流水施工、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分段、分仓进行施工,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中一个施工段阅海湖水体是联通的,满足阅海湖正常通航的要求。这样的方案可以确保两侧水系的流动性,有利于保护湖泊水质、水生环境及阅海湖湖底原始生态的平衡,同时降低了围堰的防洪风险。

  多措并举确保百年工程防水安全

  万米长廊建设,常年面临遇水侵蚀以及其他不良影响,极易造成管廊建设范围内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对廊体的使用寿命造成致命的影响。中建一局二公司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渗、防水技术应用研究”、“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两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聚力攻克防水技术难关。

  ■五层防水衣攻克管廊变形缝打造中国品质

  西宁管廊项目地处高原,施工区域地势崎岖且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差别较大,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和超长结构导致的混凝土开裂、变形,需要每隔不超过30米设计一处柔性连接变形缝。西宁市根据其自身的地理区位因素及地势条件,将雨污水纳入综合管廊,且雨污水不是采用管道而是设立独立舱室利用管涵本体进行排放,这对变形缝防水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施工中的524条变形缝,中建一局二公司西宁管廊项目为廊体精心打造5层防水衣,确保百年工程质量。

  第一层,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变形缝软性链接,将2块15毫米厚的多层板做成坡口形状卡住橡胶止水带中部30毫米止水环,并通过支撑结构及措施筋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振捣造成止水带偏位,同时黏贴海绵条防止漏浆,有效提高第一层“防水衣”质量。

  在此基础上,变形缝内两侧用低发泡高压聚乙烯闭孔型泡沫塑料进行填充,在延缓橡胶止水带老化的同时增加防水保护层,形成密闭的柔性变形结构,形成第二层“防水衣”。

  按照常规施工,第三层“防水衣”将采用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进行嵌缝处理,但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基层清理不彻底等因素施工质量。为此,项目部将第三层防水衣工序细分为剔凿、清理、定位和分层灌胶双组份聚硫密封膏,精心打造第三道防水保护。

  在此基础上铺设两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管廊穿上第四层和第五层防水衣,几项措施将管廊变形缝处质量控制一次合格率提高到95%,提高近15%。

  ■精选材料为防水打造黄金铠甲

  中建一局二公司始终坚持给管廊最好的施工方案,最优的材料,最高的品质,对廊体防水材料选择也是格外用心。

  贴心内衣呵护到每一个毛孔。在西宁管廊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为管廊内壁穿上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防水衣”,结晶体充满毛细管孔隙并与混凝土结合成整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堵塞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止水渗漏。

  柔性外衣给与360度永不变质的周到呵护。项目为管廊穿上了一层非固化、不成膜的蠕变性材料“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作为“防腐衣”,这种材料能够永不固化,始终保持蠕变性、自愈性、压敏性和粘结性,可以与基层始终保持粘附性,确保了整个复合防水层长期保持完整性,避免产生界面窜水现象。

  防晒隔离黄金铠甲为管廊提供立体防护。南方高温多雨、地下水丰富,外部环境因素对管廊的防水质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南昌青山北路管廊项目部在柔性外衣“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基础上组合使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这种防水材料如同一层抗高温黄金铠甲,具有耐高温,抗拉性能好,粘结牢固等优势,既保证了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满足了防水功能,又能起到密封作用,构成上保险式的防水效果。

  “以塑代木”节材降本护生态

  中建一局西宁管廊项目践行“绿色中建”战略,基于“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环保优势,对其性能优势进行研究。形成“地下综合管廊模架体系选型与设计研究与应用”成果,采用组合式带肋塑料(PC)模板及轮扣式钢管支撑架的模架体系,取得良好效果。

  项目部组织厂家进行放样、绘制了模板设计图,针对管廊不同部位的结构尺寸进行三维放样,综合考虑了定型模板以及特殊板块的使用率,设计出最为便捷、经济的模板方案和支撑体系,为管廊量体裁衣。

  塑料模板的使用可以明显减少混凝土错台、漏浆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拆模后二次修补及清理的工作量。且轻便灵活,适合舱室内模板人工倒运,一次安装后,部分板块不需要拆分,安装效率明显提高。

  万米管廊施工结构相似,为塑料模板的周转提供了极其便利的先决条件。标准段结构施工周转可达到40次,每平米相对于木模板可降低成本2.06元。且施工效率明显超过传统木模板以及其它新型模板,可节约人工、机械成本投入,使工程综合成本进一步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装配式”助力管廊支架系统安装

  中建一局二公司南昌青山北路管廊项目将“装配式”概念引入管廊建设之中,打破传统的管线支架安装方式,通过研究“装配式”支架系统,形成“城市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系统安装技术应用与研究”成果,助力管廊建设。

  管线是综合管廊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管廊内的管线需要通过支架系统安装在管廊侧壁上,若管廊管线支架安装不当,会使管线组成件在运行中损坏,增加后期维护的成本及难度。

  常规的施工方法中,无论是采用化学锚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还是预埋钢板后期再焊接都存在安装不灵活、不美观,对混凝土结构有损伤以及影响防水性能等潜在的隐患和通病。

  为此项目部提出装配式施工思路,由专业公司生产定型化装配式支架,在结构施工中先预埋标准化U型带齿槽道,后期采用T型高强螺栓固定支架托臂,通过标准化装配式组装,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零损伤,提高了管廊的防水性能,从而提高了管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然而,这个方案最初却曾被项目总工王诗耀叫停。原因是他发现常规方法下U型预埋槽道合格率仅为81.6%。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形成以“提高U型预埋槽道合格率”为题目的研究课题。通过加强现场操作培训和考核,改进预埋加固、定位方案等方式,使U型预埋槽道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了96%,发明的定位装置已申请国家专利。

  4D-BIM平台实现管廊建设一体化管理

  天津中新生态城北部地区综合管廊项目将BIM技术融入日常施工管理,通过建立管廊模型标准、参数化族库等方式,实现了管廊项目的快速建模,为后续管廊项目建模标准化提供了依据。另外,项目部应用基于4D-BIM综合管理平台,形成“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应用研究”成果,实现BIM技术在管廊建设领域的一体化管理应用。

  4D-BIM平台基于云的BIM数据储存,进行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CS(电脑端)、BS(网页端)、MS(手机端)三大应用系统无缝集成,实现基于BIM的跨平台施工项目管理。从而实现对资料、进度、质量安全、材料控制、数据记录、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项目部将创建好的模型和进度计划导入到4D-BIM平台并进行关联,通过施工模拟,提前验证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在施工过程中,网页端将每周应完成的工作发送到工长的手机端,工长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将每天工程进度完成情况、完成部位、天气、温度、时间等信息通过手机端进行录入,信息自动同步到电脑端和网页端,并自动进行计划完成时间节点和实际完成时间节点的统计,工程进度的超前或滞后在系统中一目了然。

  6项重要成果指导施工,7个管廊工程交错验证,综合评定达到国内领先,为二公司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管廊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 邮编:100161 电子信箱:zjyj@cscec.com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19915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