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网群 | 子站链接| 网络大学 | 协同办公
新闻中心
一局要闻
一局快讯
中建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专题专栏
企业刊物
媒体聚焦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首都建设报》:行走“天路”20年—记中建一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塔吊工长王华

发布日期:2015-01-09 信息来源: 字号:[ ]


  本网讯 1月9日,《首都建设报》刊登《行走“天路”20年 ——记中建一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塔吊工长王华》一文,文章内容及地址如下:http://sdjsb.bjd.com.cn/html/2015-01/09/content_248309.htm
  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上塔吊非好汉。”祖籍河南信阳的王华现任平安项目塔吊工长,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一局人”,说起和中建一局的渊源,王华娓娓道来。1987年进入一局四公司,在保卫科负责保卫工作,跟随四公司南下征战东莞彩管厂、广东公安厅,1991年进入公司基建站任电工,从此与塔吊结下不解之缘。“直到2002年四公司改制,改名为一局发展公司,塔吊业务承包给个人,我才脱离了四公司。”说起这段历史,王华陷入了回忆,随后他笑了笑说:“但我们基本还是跟着一局发展公司干。”
  困于斗室“拼”寂寞
  王华说得没错,他参与、见证了一局发展公司超高层建筑领域的辉煌成就:跟随一局发展公司征战过国贸一、二、三期、央视新台址、天津津塔等多个国内超高层精品建筑,如今继续跟随一局发展公司征战在“华南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的施工建设中。如果干完了,他说:“也算干出点名堂了。”
  当了20年塔吊司机的王华深知这活儿没那么好干,平安项目主塔楼采用两台法福克M1280D和两台中昇ZSL2700,均为吊重100吨的国内最大塔吊。平安项目垂直运输运力紧张,钢结构、幕墙、机电、土建等所有作业材料几乎全靠这四台塔吊运输,每台塔吊配备三个司机三班倒,每位塔司几乎八小时不间断作业,只能坐在不足一平方米的操作室里,面对操作平台独自工作。由于爬塔吊有些危险,除了对讲机里的指挥,塔吊司机八小时工作时间里见不到一个人,困于斗室,无法活动,这样的孤独寂寞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可王华一干就是20年。
  百米悬空“跨”塔吊
  除了难言的寂寞,塔吊司机还要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危险。平安项目四台塔吊分别附着于核心筒四个面的外墙,由于核心筒伸出的跳板位置无法完全延伸到塔吊内部,中间大概有50厘米的距离,每一次上下塔吊临门一跨时,脚底下就是数百米悬空,不少人对此望而却步,王华每天却至少跨越两次这样的“鬼门关”。王华说,这还不是塔吊司机最难的地方,最具挑战性的是每个塔吊司机都要爬上长达55米的塔吊大臂,给动滑轮上润滑油,王华把这条55米长的塔吊大臂形容为“天路”,他说:“踏上‘天路’,耳畔风声呼啸,脚下仅有巴掌宽的镂空跳板,底下车流如蚂蚁搬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王华记得以前有个农民工爬上塔吊大臂讨薪,协商好后看着眼前的仄道和脚下的悬空,这个农民工腿软了,不敢爬回来了,“还是我去把他拉回来的呢”,说起这事王华有点骄傲,如今他上下塔吊、爬塔吊大臂健步如飞,丝毫看不出已是知天命之年。
  闻声辨位“判”状态
  自央视新台址开始,王华当上了塔吊工长,负责塔吊司机管理、塔吊维修保养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已很少坐在操作室里操控塔吊,但论起开塔吊的技艺,他依旧是“绝顶高手”。展示时,王华在500米的高空操作塔吊,在根本看不到吊钩的情况下,他仍能根据塔吊运转的声音和流畅度判断吊装到哪个位置以及塔吊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如此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伴随着一局发展公司在超高层建筑领域的辉煌征程,王华也实现了从保卫科民警到塔吊司机再到塔吊工长的转变。如今在平安项目,王华管理着手下18名塔吊司机,作为工长,王华只要做好塔吊等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即可,但他平日里总爱往塔吊上爬,上去跟司机聊聊天,看看设备保养情况。
  王华平日里很少说话,这正是一名好塔吊司机必须具备的,塔吊司机就是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王华沉浸塔吊十余年,他说:“我爱这塔机,爱这长长的铁臂,爱这漂浮于云端的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减免房租事项信访联系人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 邮编:100161 电子信箱:zjyj@cscec.com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19915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